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孟津 > 历史概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级非遗项目——河图的传说
 
《易经·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是关于河图的最早记载。据传约五、六千年前,伏羲氏带领部族在孟津东部一条无名小河与黄河交汇处的一片水草丰茂的地方定居下来,过着渔猎、农耕生活。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勤劳操作,感动了上天赐降祥瑞:一头遍体鳞甲,腋生双翼,背负图点的怪兽,凌波蹈浪,自滔滔黄河踏水而来,在雷河村进入无名溪流,向西南逆水而上。正在小河中捕捞鱼虾的伏羲看见怪兽,甚觉奇异,沿河追踪,观察行迹,远望兽背,似有图画,行约数里,图形显露,原来兽背上的鬃毛,旋成一个个深窝,散点成线,自成方形,十分奇妙,于是他涉水缚兽,日夜观察,穷心探究,整整坐了八天八夜,终于悟出了图点所显示的是一幅完整的图画;进而又依据图点的意蕴,画出了以“乾、巽、坎、艮、坤、震、离、兑”为内容的卦图,用以代替了结绳记事,开创了中国文字起源的“符号”时代。后人将卦图命名为“河图”或“伏羲八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正骨
 
平乐正骨,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民间知识。她起源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郭氏家族,形成于清朝嘉庆年间,郭家世代居家乡行医,族内秘传,建国前盛传五世,以疗效独特、医德清廉而闻名。1930年第五代传人郭灿若突患重病,将技术传给妻子高云峰。解放后高云峰将祖传秘方公诸于世,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勉励她“多带徒弟,好好为人民服务”。相继建立了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医院和研究所1958年搬迁到洛阳郊区白马寺镇,故被称为“平乐郭氏正骨”、“平乐正骨”、又称“白马寺正骨”。
经过200余年历代传人的实践,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即三原则(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四方法(治伤手法、固定方法、药物治疗、康复锻炼)。具有与中医事业相依存、传奇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洛阳平乐正骨是我国中医骨伤科最大学术流派,原洛阳正骨医院院长、洛阳正骨第六代传人郭维淮是全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荣获卫生行业最高荣誉奖“白求恩奖章”,获得“国医楷模”称号。以洛阳正骨为特色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
平乐正骨是优秀的民间知识,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
⑴学术价值:她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其传承历史,影响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在国内实属罕见。
⑵实用价值:培养大批中医骨伤科医师,提高骨伤科疾病的防治水平;洛阳正骨的处方、器械可开发上市产品。
⑶文化价值:形成的民间传说、神奇故事、医患佳话,是“洛阳四绝”之一。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赞誉为“医苑奇葩正骨术,美名堪与牡丹齐”。这些可形成文化产业,对弘扬中原文化,乃至中医药文化有促进作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和陶俑上的一种多色釉和有这种釉色的陶制品。所谓三彩就是在白色素胎上涂以黄、赭、绿、兰和紫色等釉色,其中又多以黄、绿、白为主,故称“唐三彩”三彩又表示多彩,多色之意。
唐三彩属于陶器,先制胎,经素烧后再施釉,吸水率一般大于12%与瓷器相比较而言,断面颗粒较粗,属表面施釉的工艺品。它吸出了中国绘画、石刻、雕塑等姊妹艺术的特点,采用印花、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造型浑厚丰满,工整细腻,刀法简朴,线条流暢,唐三彩釉属低温透明釉,对胎体要求较高,胎体上的任何疵点施釉烧成后都会直观地显现出来,在釉烧过程中,釉融化后自然垂流,相互浸润,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判定,唐三彩当创于唐高宗中期或更早一些,早期器物数量即少,品种也比较单调,色彩也欠丰富,品种主要是骆驼、马,唐中宗至唐玄宗时代是唐三彩发展的极盛时期,品种和造型逐渐多起来。色彩也丰富了许多。近代唐三彩制作从工艺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仿唐三彩,主要以唐三彩文物为蓝本,如实进行仿制,做旧达到以假乱真,唯纱唯肖的水准。这种唐三彩制品,一般受文物部门的委托在其监制下制作的。工艺要求严格,制作数量不多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另一类为唐三彩工艺品,以古代唐三彩工艺为基础,结合时代特点,重新设计造型,改革模具和成型方法,用现代窑炉设备和科技手段进行控制,大批量生产的唐三彩工艺品,主要品种分为动物、人物和器皿三大类,动物类有马、骆驼、牛、狮、鸡、狗等。其中马的造型最多、最全。规格大至1.5米高,小至6公分。人物类有仕女、武士、文吏、男仆、女俑、乐俑、舞俑及力士等。器皿类有古代的瓶、炉、壶、樽、钵等。也有现代的笔筒、烟缸、花瓶等许多花色品种。
 
市级非遗项目——铁谢羊肉汤
 
铁谢羊肉汤由铁谢村李正本先生创始,李正本先生与解放初期在铁谢村正街做生意,经营羊肉汤,经自己多年经验和研究、配料有独到之处,味道鲜美,后经历史多次更改李氏羊肉汤盛行于1980年左右,当时由创始人李正本先生掌锅生意非常兴隆,后李正本先生病故有二代传人李松先生经营,对铁谢羊肉汤又进一步,进行探索和研究到广州等地拜师求艺,去伪存真,使李氏羊肉汤名声远扬,誉满中州大地,经常有洛阳、郑州、西安等地的知音人士和地方官员慕名前来品尝,赞不绝口。2001年汉陵公路改建,李氏羊肉汤馆,又搬到会小公路南侧下河图村北,现由第三代传人李亚飞掌锅.
铁谢李氏羊肉汤从选羊、煮肉、熬汤、制作工艺奇特、调料配制独特考究,经过一代代的传人的反复实践改进,每次熬汤从用料到调味都各有定式,严格不乱,非手把手的亲传,即久事灶台的名厨亦难相仿。
 
王铎书法
 
王铎是明清时期的书法家,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王铎书法艺术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追求古典的书法精神,不断推陈出新。王铎在取法上,尊羲献、溯篆棣、取唐宋,各代书法精华无不纳入其师法之中。二是对中国书法技法的完善和风格创新的贡献。王铎的书法技法,是从二王、颜、柳、旭、素、米、黄诸家技法提炬而成,并拓展和体富了书法的技法,其个性化风格渗入前人的多种风格,同时在用墨方面也突破了前人,成功地使用涨黑法,这就更增加了书法的作品的神采,而自成一家。王铎在总结历代书家风格特征之后,创雄强力感的书风。在雄强书法流派的不断完善和书风多样化方面,王铎为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以骨力洞达、流动多姿、变幻无穷而驾御书法的结构和用笔,使书法作品产生出强烈的运动力和行挚力,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字法造势特征。
王铎的书法作品深受中国人喜爱,曾对中国书法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有名家誉为“唐怀素后第一人”。时任琉球丞相的蔡坚与阮夷官等十三人曾不远万里向王铎求书,王铎很是感动,写下了诗篇《与琉球都通事阮士范之一首》赠之。不仅如此,王铎的书法艺术还影响到海外书坛,如日本国成立有“王铎先生显影会”等组织。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拟山园为王铎在孟津的别墅,始建于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原名林苑别墅、山青嵘山房,毁于明末战火。《拟山园帖》刻石镶在王铎故居北室墙上,由王铎次子王无咎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汇集摹刻,内容多为王铎临历代名家如卫夫人、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柳公权、虞世南、米芾等的帖碑跋铭,并有少量自撰诗文。《琅华馆帖》刻石于1958年在今洛宁县新寨村出土,现藏于洛宁县文物保管所。该帖为王铎和张鼎延、张璇等人所书,清顺治八年张翱镌刻。此外,王铎还有摩崖、碑碣、墓表、匾额以及众多的散件墨迹流传至今
 
平乐农民牡丹画
 
孟津县平乐镇农民牡丹画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郭泰安等几位当地农民率先建立“汉园书画院”切磋交流绘画技艺。此后,郭建中、郭泰森、郭西凡等先后外出拜师学艺并掌握了牡丹画创作技能,当地牡丹画创作队伍逐渐壮大起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村民开始走上牡丹画商品化发展之路,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农民画家创作的牡丹画远销到西安、上海等地,还多次参加国内大赛并获得大奖。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日本访问时,将郭泰安的作品《中国牡丹》作为礼品馈赠给当地佛教界名人古室进荣,平乐牡丹画首次作为重要礼品走出国门。之后,郭泰安三次应邀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农民画家知名度和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促使当地村民学画牡丹画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为牡丹画群体的形成、牡丹画销售市场的拓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促使牡丹画销售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平乐村农民牡丹画逐步进入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的旅游精品商店销售,并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有些牡丹画产品还漂洋过海,被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的书画爱好者购买收藏。2007年,平乐村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特色文化产业村”荣誉称号。经过平乐村牡丹书画创作群体的不懈努力,目前该村已形成书画、 装裱、营销产业链条,以平乐农民画家为主体的牡丹画产业的主导地位已经形成。现有画家700多人,牡丹画廊50多家,2011年创作牡丹画15万余幅,实现经济收入一千八佰万元,平乐村也被外界誉为“农民牡丹画创作第一村”。
平乐农民牡丹画花大、色艳,能够充分体现牡丹花所代表的雍容华贵、富贵吉祥的气质特征,越来越受世人的青睐。2009年11月,2010年9月中央领导李长春和刘云山先后来到平乐,高度赞赏平乐农民牡丹画,对牡丹画产业的下一步发展寄予了厚望。地方政府先后多次组织画家代表参加文化交流展示活动,“中原文化新西兰行”、“中原文化宝岛行”、北京798艺术中心画展等都得到了一致好评,平乐牡丹画已成为省市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市级非遗项目——平乐脯肉
 
平乐脯肉是孟津民间名吃,以传统的制作工艺,讲究的烹饪技巧和秘制调料配方成为平乐地方名吃,代表汉魏故地“官宴” 上的一道硬菜,传承至今。平乐官桌是洛阳独特的餐饮特色,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地方特色名宴之一。平乐脯肉是其中最为代表的一道菜品,也是代表一个时期平乐乃至洛阳地区饮食水平的发展,不用加以任何修饰得于民间,一直流传至今,为发掘真正的历史名吃提供重要依据。民俗价值反应当时民间餐饮文化,习俗,对当时餐饮文化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直到今日当地各大婚宴,诞辰,喜庆等礼仪场合平乐脯肉都是其中的代表性菜肴。
脯肉材料采用红薯粉、粉条、五花肉混合制作,不肥不腻,香酥可口,食客赞不绝口,所以定型保留,留传至今。在当地制做宴席中,民间称之为“官桌”。平乐脯肉是以农家风格的地方原料加工制成口感松软、筋道,肥而不腻,老少皆宜。
 
市级非遗项目——黄氏粤钰青铜器
 
黄氏粤钰青铜器的创造者,为明末洛阳北邙山黄氏。黄氏粤钰青铜器发韧于九朝古都洛阳北邙山,手工工艺传承十七代至今已400余年。
黄氏粤钰青铜器为中华青铜器高仿真之首,她以其独特的手工工艺,作坊铸造、皇室渊源、高贵格调而风靡世界。400余年来,黄氏粤钰青铜器为皇家士大夫所青睐。推崇备至,争相收藏。明末清初,收藏界就有“家有粤钰,不藏金玉”的佳话。
黄氏粤钰青铜器计有七大类490余个品种,其产品几乎囊括了中国自商、周以来出土青铜器的全部。其独创的手工工艺、无以伦比的精湛造型、厚重的文化内涵、奇异的创新思想等,堪称中国一绝、世界之最。
黄氏粤钰青铜器已被洛阳市牡丹花会组委会授权为:“河南省第二十七届牡丹花会唯一指定的青铜类专用礼品。在中国文物学会主办的上海2009仿古工艺及技术展览会上,被评为优秀仿制奖,黄氏粤钰青铜器高仿的毛公鼎得到中国文物学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并荣获全国金奖。
 
市级非遗项目——赵岭赵氏高跷
 
赵氏高跷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二十九年1398年),始祖系高跷表演形式,它是以高跷竹马、高跷台抬艺术形式,通过锣、鼓、镲、铙的击打,随韵律节奏进行表演,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色彩,其表演形式钢柔并济,妙趣横生,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也是古津文化遗产。
赵氏高跷是洛阳市孟津县独特一种民间传统艺术,有一百五十人至三百人组成规模大型演出队,有高跷骑竹马、高跷上抬、高跷和尚、刘翠,有十二面盘鼓、30面锣、10付镲、10付铙,服装、道具为古式式样。
赵氏高跷从制作到表演皆以始祖传统为宗旨,竹马、和尚头、高跷、抬桌、雕刻、道具设计等技能巧妙,程序、步骤、艺术深化,表演鼓乐配合,这一完整道具铜器配备,体现了历史传统及传承人的无量心血。赵氏高跷上演高跷竹马《四马出征取西川》、独跷独腿《独领红缨斗金猴》、高跷《月明和尚度刘翠》,高跷四抬八护、9米高《佛昌阁还愿》等十余多个节目,路路有故事,一出接一出,深受社会各界人士赞扬好评。
洛孟赵氏高跷踩法、耍法、路数比较复杂,局部鼓文、铜器韵律配合,跳法有步骤,如:引马谱文为上场,摧马谱文为马摆头,摇仰架势,正常谱进入,脑撞、围窝、旋蹬、洛谱为入场,和尚刘翠走双交谱文,高抬桌行走开场谱和双交一回谱文,整体节目表演内含艺术杂技性质,穿插历史情节,引人入胜,闻视舒畅。
 
市级非遗项目——洛阳龙马盘鼓
 
洛阳龙马盘鼓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独特的一种民间鼓乐表演艺术。有一二十人至一二百人组成规模大小不一的鼓队,鼓队成员有的击打挎在身边的盘鼓,有的手拍大镲小镲,有的击打马锣等铜器,在“令”旗的指挥下,时而行进,时而停留,火红热烈的服装,铿锵有力的鼓点,豪迈奔放的表演,此起彼伏的喝彩,洛阳龙马盘鼓队的精彩表演早已成为孟津的街道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洛阳龙马盘鼓场面壮阔,震撼人心,节奏明朗,旋律多变,表演热烈豪放,无论是在音乐上,还是舞蹈上都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在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广大群众的强身健体和预防心脑血管疾患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洛阳龙马盘鼓深受城乡群众的喜爱,发展十分迅速。
洛阳龙马鼓谱大部分为四分之二拍,较为复杂。具体有上鼓曲、前曲、鼓腹曲、歇鼓曲、尾曲、下鼓曲六部分十个曲目组成(其中鼓腹曲有五个)。五个鼓腹曲中,前1、2曲为夹道欢迎曲,后3、4、5曲为大型场面曲,并配有武术、舞蹈等动作表演,大镲小镲交替按鼓点节奏与盘鼓形成呼应。复杂多变的鼓点,多种乐器错落有致的参与和擂鼓者虎虎生威的舞步,使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百听不厌,百看不烦。
洛阳龙马盘鼓所用乐器以鼓为主,配以大镲、小镲、马锣等铜器,鼓队所用木框扁鼓均为同一种形制鼓面:整面鼓呈棋子形,鼓面直径约42厘米,鼓身木框高30厘米。演奏时,演奏者将鼓的背带斜挎于左肩,鼓置于腰前,鼓面向上用双鼓槌击奏。击鼓方式有“击鼓面”、“击鼓框”、“双槌互击”等几种。目前铜器大多用大锸配合手锸,传统鼓队中常配有10-20面马锣,近年来各鼓队不再使用马锣了,通用大镲、手镲,二鼓一镲。
各鼓队无论规模大小,均有一人手持一面有“令”字的三角形小旗担任指挥,称作“令旗”。平时的鼓队训练中,“令旗”负责向新鼓手传授鼓谱,讲解各种动作技巧。正式表演时,则通过手中的“令旗”指挥鼓队的起止、强弱、快慢等,同时还要指示鼓谱的节奏特征以保证鼓队鼓点清晰、整齐。因此,“令旗”的作用十分重要。
盘鼓队编队造型欢腾跳跃,场面壮阔,气势宏大。所用的鼓属中音,所用的大镲为低音,手镲为高音,当几十面鼓,几十面镲在一起擂响时,场面壮阔,声震天地,远听如雷,近听如炮鸣,颇有排山倒海之势,惊天动地之威。加之鼓点复杂多变,节奏强烈,整齐而清晰的演奏,器乐演奏与舞蹈表演为一体的艺术风格,使得它无论在听觉上还是在视觉上都给人以极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能充分展现出中原儿女粗犷豪迈的气概。
 
市级非遗项目——太仓毛笔制作技艺
 
太仓毛笔制作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太仓村,历史由来已久,闻名于豫西地区及陕西、山西、甘肃等省。
太仓村的毛笔制作始于明末清初年间,距今有三百年的历史,多以家庭作坊为主,手工制作,代代相传,在清朝至民国前后达到兴盛,当时太仓村民不过几百口人,毛笔制作就有二三十家,“玉天斋”、“潘友文”、“潘书冒”、“潘云升”、“潘太升”最为著名,这些品牌在陕西的西安、甘肃的兰州、北京等地特别畅销,当时的太仓村民大都以制作毛笔和耕作庄稼为生,家家户户较为殷实。
太仓毛笔分学生书写用笔和书画用笔,毛笔有大号、中号、小号之分,每种型号里分若干小型号,以应不同之需要。品种齐全,高、中、低档产品皆有,毛笔分羊毫、狼毫、兼毫三大系列。太仓毛笔以“笔齐、肚圆、头尖、体健”而著称,使用起来刚柔相济,笔尖凝聚,毛不掉不脱,不分不叉,挥洒自如,虚实并进,可大可小,吸墨充足。使用起来妙笔生花,得心应手,深得使用者的赞许和称美。太仓毛笔制作技艺精湛,毛笔选料上乘,外形美观,经久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