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孟津 > 社会民生 > 社会事业 >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孟津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5所,其中小学85所,初级中学17所,普通高中4所,职业学校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孟津县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强县”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孟津教育“二次创业,三年崛起”的发展目标,着力突出“质量、安全、稳定”三大主题,充分利用“质量攻坚、管理创新、环境创优”三大载体,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全县幼儿教育逐步规范,义务教育蓬勃发展,高中教育成绩斐然,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家庭教育效果凸显,教育质量捷报频传,2012年普通高招,全县上省定本科线3338人,跃居全市各县区之首,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教育局先后获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省教育宣传先进县、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省“五五”普法先进单位、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洛阳市发展教育事业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医疗卫生事业
 
  全县卫生系统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县直单位9个,分别是: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公疗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卫生学校、120急救指挥中心、新农合办公室;乡镇有会盟、平乐、白鹤、送庄、朝阳、城关、麻屯、常袋、横水、小浪底、王良、黄鹿山等12个乡镇卫生院。21个基层单位中,县医院、中医院、公疗医院、疾控中心4个单位为科级事业单位,其余17个均为股级事业单位。
  全县卫生系统共有正式职工1597人,其中在职1232人,离退休365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本科学历106人,专科428人,中专508人;高级职称44人,中级236人,初级349人;共有执业医师369人,执业助理医师300人,执业护士395人,执业药师51人。
  全县10个乡镇228个行政村共有卫生所(室)235个,乡村医生650人。
  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共有床位1180张,全县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2.57张;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共有执业医师66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师1.45人。
 
  科技工作
 
  科技工作坚持以创新行动计划为抓手,按照“市场引导,企业为主,政府引导,产业化发展”的原则,夯实科技基础条件,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共组织申报省、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5项,获得省、市立项科技计划项目32项,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1456万元;截止2012年10底:申报专利397项,授权284项;组织开展全县集中科技宣传活动38次,科技培训60次;完成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5项,市科技示范乡镇、示范村各1个;争取上级科研机构在孟津开展科研示范项目80余项;县科技局被评为洛阳市精神文明单位。在加快孟津崛起的进程中,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强县”战略,加快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步伐,催生了一批技术研发基地、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我县空港产业集聚区荣获2010年度洛阳市“创新型产业园区”称号;孟津常袋红提种植园区荣获2010年度洛阳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隆华传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洛阳路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正在准备上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顺利通过。与此同时,我县科技成果管理、科技项目的实施和服务工作不断进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科技宣传深入民心,科技局自身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文化事业
 
  一、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按照省、市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我县于2010年成立了“孟津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孟津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理顺了管理体制,加强了文化工作的管理职能,取得了初步成效,对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于2012年全面完成县曲剧团的事改企工作。
  二、抓管理、促繁荣,投巨资,完成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利用中央、省、市、县的配套资金1000余万元对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的基础建设、设备购置进行了新建和添置,使两馆一站服务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极大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有效的促进了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
  1、新建成了独立成院、功能齐全、符合省文化厅要求的乡镇文化站10个,并为8个文化站配备了办公家具、活动器材、图书等设备。
  2、建设农家书屋228个,实现农家书屋的全覆盖,为每个农家书屋配送了价值2万元的图书、阅览桌椅等设施。
  3、投资68万元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县级支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建成了8个乡镇基层服务点、22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发放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并接通宽带,基本实现了我县文化共享工程村级基层点全覆盖。
  4、县图书馆新添置图书1.6万册,使我县目前图书馆藏书量达到7.3万册。
  5、分别投资80余万元对文化馆、图书馆两馆进行了改造装修,为两馆购置办公设施、专业器材、图书等设备,更好的满足了我县群众文化工作的需要。
  6、投资50余万元完成“王铎书法馆”的修缮。王铎书法馆1993年建成,由于年久失修,大殿漏雨,建筑陈旧,需进行维修。我局积极筹措资金对其进行了修缮。
  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配合中心工作和重大节日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进来,寓教于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元宵节举行大型文艺踩街活动和烟花晚会。每年的正月十五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高潮,县城举办的大型民间文艺踩街活动,乡镇及县直各单位积极组织表演队伍参加,参加演出人员都在8千人以上,观众达5万人次以上,表演节目有狮舞、排鼓、秧歌、唢呐、高跷、旱船等文艺节目,深受群众喜爱,各乡镇每年也都举办各类文艺表演活动。
  2、广场文化活动。我县目前县城有广场4个,每镇均有文化广场1个,村级文化广场126个,县城文化广场活动坚持三个一:即每天一次健身活动,每周放一次电影,每月搞三场以上大型文娱演出。乡镇和村级文化广场都是农民群众活动的场所。每年在县城中心广场举办“河洛欢歌”文艺演出就达35场以上。
  3、积极组织“舞台艺术送农民”、“百场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 “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文化惠民活动,五年间圆满完成省、市、县剧团“舞台艺术送农民”演出70余场。
  “百场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是县委、县政府2011年开始确定的“十大惠民实事”之一。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坚持“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受益”的原则,让广大群众免费观看。我县由县曲剧团承担演出任务,两年已累计完成演出207场,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
  四、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古籍保护工作
  通过深入基层、认真指导、落实普查等工作,共举办普查培训班10余次。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共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2000条,立项1300个,整理全县普查汇编55套。目前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2个、省级2个、市级10个、县级6个。
  五、文化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1、文化产业总量进一步增加。全县从事文化产业开发的企业达2159家,从业人员达10260人,占全县从业人数的4%,开发品种6800多个,文化产业增加值4.1亿元,占企业GOP的比重达4.7%,高于全县GOP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经济效率进一步提高。
  2、两个文化产业得到重点培育。2009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选择扶持平乐农民牡丹画、朝阳唐三彩作为重点发展的两个特色文化产业,并适时纳入孟津县2010年十大产业发展体系之中,效果显著。
  平乐牡丹画产业初步形成,一是组织成立了洛阳平乐国色牡丹画有限公司,完成了平乐牡丹画文化产品商标注册。二是启动“三年培训”计划,着力培训高水平牡丹画创作人员,建立和完善了包括画师评定,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三是策划并组织和参加了如“中原文化宝岛行”、“中原文化新西兰行”,北京洛阳牡丹艺术专题展出,深圳、厦门、银川等地的文化博览会和上海世博会等系列活动。扩大了平乐农民牡丹画在国际、国内的宣传和市场影响;四是在各级扶持下,建成“中国平乐农民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平乐镇牡丹绘画在文化部2011—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中,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在洛阳市命名的我市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中,我县平乐镇的平乐农民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被命名为首批唯一的洛阳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横水镇的洛阳粤钰青铜器有限公司被命名为洛阳市首批3个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被命名的园区和基地,因发展特色明显、文化创新能力较强,已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为我县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3、文化节会活动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县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围绕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大型水利工程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先后兴办了会盟荷花节、常袋红提葡萄采摘节、伏羲文化节、黄河小浪底观瀑节、黄河祈福大典等重大节会,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且发展势头良好,带动幅射作用明显。
  4、王铎书画艺术品产业发展健康。我县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王铎书画的影响。成立了王铎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尽力开拓王铎书法绘画艺术市场领域,加大王铎书画拓片等系列产品的开发、推广和营销力度,先后发行《王铎书法全集(珍藏版1—5卷)》、《王铎行草千字文》等,取得了的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文化市场不断繁荣。我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等文化产业“核心层”建设成就裴然,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以广告、文化商务为主的其他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的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日益完善和发展,文化站、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建设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以河洛欢歌“欢乐孟津”广场文化活动为代表的广场文化,已逐渐成为洛阳、河南的文化品牌等,促进了我县文化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六、文化市场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市场繁荣发展
  为确保全县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促进市场繁荣发展,我们实行目标管理办法,加强经常性监管和专项治理活动,坚持不懈地组织春季“扫黄打非”集中行动等集中和专项治理活动,通过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文化市场、新闻出版市场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特别是在网络经营服务场所管理方面,我们采取了分片包干责任制、落实上网人员有效身份检查登记制度、聘请社会上的老同志做网吧义务监督员、定期联席会议制等措施,对网络经营服务场所进行日夜监管,网吧管理逐步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积极推进网吧连锁经营工作,在2011年中国网吧产业年会上被全国高端网吧产业发展促进联盟授予“中国网吧行业管理推动奖”。